11月10日,济南中学初一直升班70名学生来到山东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开展务本课程实践活动,实地探访山东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,揭秘水下考古一线的故事。初中教育教学管理部、班主任及初中历史组老师参加活动。
进入研究中心,学生们参观了“水下考古”展厅,并观看了甲午海战中沉没的北洋舰队考古调查和研究纪录片。研究中心主任杨小博全程为孩子们指引和讲解。他从一幅巨大的地图讲起,为同学们解释了水下考古的工作流程、重要意义,带领孩子们进入了历史的广阔画面。
同学们在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的展厅看到,现在的水下考古装备“科技感”十足。随着多波束测深系统、水下机器人等多种新型水下考古装备投入使用,考古工作者可以使用海洋磁力仪探测出水下的金属物体,侧扫声呐则像“千里眼”一样快速看到大面积的海底地貌,然后再派出潜水员,进行人工探摸确认。
在山东省水下考古展厅,一幅照片吸引了同学们的目光。这是一块从威海湾甲午沉舰遗址打捞出来的铁甲,这块铁甲重18.7吨,正是当年北洋舰队旗舰“定远舰”的防护铁甲。
参观结束后,同学们在报告厅聆听了专家研学讲座,并在互动时提出了各种各样脑洞大开的问题。杨小博为同学们做了详细的解答。
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联合济南中学开展“水下考古进校园”活动,让考古科学走进校园,不仅拓展学生视野、提升学生素质,更是实现了考古科普活动与校园素质教育深度融合。
作者:郑洪波
编辑:袁琳
审核:周玉森
2025年4月10日上午,正值亚洲羽毛球锦标赛如火如荼之际,中国羽毛球协会在浙江宁波召开了第七届裁判委员会换届会议。此次 ...
时事政治是开展大思政教育的富矿,是把握国家大事、塑造家国情怀的载体。在信息爆炸时代,农村娃能否从海量信息中筛选、整合、运 ...
4月16日,澳大利亚培德友好学校师生代表团一行28人访问了山东省济南中学,开启了一场以“心与心的对话”为主题的文化交流活 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