枣庄市第三中学:优秀品质塑造开辟德育新航道
发布时间:2025-03-25 09:20 来源:《山东教育报》综合版作者:吴修洪 武广玲 牛小磊 A+A-
-分享-

  “你笑起来真好看,像春天的花儿一样,把所有的烦恼、所有的忧愁统统都吹散……”每到傍晚,悠扬的歌声便飘荡在枣庄市第三中学的校园里,学生笑意盈盈,随律唱和,阳光与自信洋溢在他们脸上。“音乐浸润·尚美育人”特色下的“每周一歌”只是该校塑造优秀品质过程中的一个缩影,他们以优秀品质塑造开辟了德育新航道。

  多元合力,搭建优秀品质塑造平台

  多年来,学校秉持“做最好的自己”的校训,锚定为党育人、为国育才的根本教育方向,积极摸索立德树人的新路径,开创性地提出搭建以“塑造学生六大优秀品质”为抓手的育人平台。

  学校以山东省教育教学研究课题为依托,成立“‘6+N’高中生优秀品质塑造深度研究”课题组,深耕细研。同时,与清华大学、北京大学、浙江大学等高校对接,与枣庄学院、枣庄市教育科学研究院、当地企事业单位等深度合作,在校内横向贯通构建学科、思政、艺术、实践育人立体化德育格局,校外扎根枣庄本地红色土壤,以国家课程的校本化融合与实施为基础,纵向协同打造大中小一体化育人机制,对学生进行思想、行为、心理、学习、交往、生活等6种优秀品质的培养。6种优秀品质,凝练12个核心词,分别为“生活品质:高雅·热爱”“交往品质:谦逊·包容”“思想品质:守正·存真”“心理品质:阳光·坚强”“行为品质:自律·自立”“学习品质:刻苦·奋进”,让师生一目了然,过目不忘。学校通过6种优秀品质培养,引导广大学生“立崇高志、行崇高事、做崇高人”,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、社会责任、全球视野,逐渐形成“以生为主、内外结合”的学生优秀品质塑造新模式,为强国复兴建设输送了一批批栋梁之材。

  多措并举,探索优秀品质培养路径

  学校积极发挥优秀品质塑造课题组成员的主观能动性,立足本校教育实际,积极挖掘课程育人、文化育人、活动育人、实践育人、管理育人、协同育人的育人途径,在各个领域多管齐下,打造全环境立德树人新格局,探索学生优秀品质培养新路径。

  优秀品质塑造课程化。学校倾力打造优秀品质教育课程,编写《学生优秀品质塑造读本》作为指导性教材,深入解读6种优秀品质的概念诠释、中外典故、名言警句、行为指导等。探索学科课堂中品质“链接”元素,将思政、语文、音乐、美术等学科内容与优秀品质教育相结合,让学生在潜移默化的学习过程中感悟优秀品质的内涵,形成正确的世界观、人生观和价值观。同时,学校研发并开设了“尚美”“修身”“致远”三大类别特色选修课和50余种社团课程。国家课程深度融合,校本课程提质增效,社团课程拓宽渠道,共同促进学生优秀品质的全面发展,以期达到预期效果。

  优秀品质塑造活动化。在“学生成长在活动中”思想的引领下,学校利用三大活动平台,即日常系列化活动、主题性活动、展示性活动,为优秀品质塑造提供抓手,“把舞台让出来,让学生当主角”。学校邀请知名校友畅谈成长成才经历。每学期,组织各类活动90余次,形成了“周周有活动、月月有主题”的特色。学生在活动中成长、在兴趣中创新、在实践中自信,不断将优秀品质中的正直诚信、谦逊包容、热爱生活、阳光坚强、刻苦奋进、自律自立嵌入生命中,在最美的青春年华“做最好的自己”。

  优秀品质塑造体系化。学校开拓性创建了“一二三四五六”管理体系。“一”是指核心理念,即做最好的自己。“二”是指“两学”,即学规范、学榜样。“三”是指“三合一”,即升旗、演讲、主题班会每周主题统一、相辅相成,形成强大的育人合力,切实让学生得到沉浸式的教育。“两学”和“三合一”活动侧重于学生思想、心理、生活品质的提高。“四”是指“四正”,即正形象、正言行、正交往、正学习,侧重学习、行为、交往品质提升。“五”是指“五育并举”,促进学生全面发展。“六”是指采取六种措施,这些措施强调引领、规范、约束、督导与校正学生各类行为。

  数字赋能,打造优秀品质评价标准

  学校历时三年对学生品质发展进行追踪式调研,依据调研结果和育人实际,创造性提出并构建六大优秀品质“三全”评价体系。该评价不同于常规考试的评价,特别关注学生成长的全过程。“三全”评价体系,即全员参与、全程关注、全面评价。全员参与,即学生自评、同伴互评、教师点评、家长助评、社会参评,形成教育合力;全程关注,即关注学生在校学习、生活、运动等每个细微之处,各班级每周进行“优秀品质之星”评比表彰,各年级每月举行“优秀品质标兵”风采展示,学校每学期对各年级“优秀品质少年”进行表彰;全面评价,即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,设计优秀品质多维评价量表,形成数据档案,分析学生在各阶段的优秀品质发展水平。

  为更好地推进品质评价工作,学校还建立了完善的数据收集、分析和反馈机制。每学年末,都会对测评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,从中发现学生品质发展的规律和特点,为相关部门提供科学、有效的教育质量信息。同时,学校会将评价结果及时反馈给学生和家长,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,从而制订更合理的学习和发展计划。通过数字赋能深度挖掘数据、智算、信息三大要素潜力,学校优秀品质塑造得以建立在数据这一新质生产力的基础上,推动教育评价理念与方式的迭代升级,做到精准育人、因材施教,促进学生素养的全面提升。

作者:吴修洪 武广玲 牛小磊

编辑:白天

审核:周玉森

相关阅读

济南中学教师翟鲁斌连续三届当选中国羽毛球协会裁判委员会委员

2025年4月10日上午,正值亚洲羽毛球锦标赛如火如荼之际,中国羽毛球协会在浙江宁波召开了第七届裁判委员会换届会议。此次 ...

04-11 15:32山东教育新闻网

临朐中学:时政阅读写作 赋能乡村学子认知突围

时事政治是开展大思政教育的富矿,是把握国家大事、塑造家国情怀的载体。在信息爆炸时代,农村娃能否从海量信息中筛选、整合、运 ...

04-15 10:21临朐中学

济南中学与澳大利亚培德友好学校共绘多元文化交流新画卷

4月16日,澳大利亚培德友好学校师生代表团一行28人访问了山东省济南中学,开启了一场以“心与心的对话”为主题的文化交流活 ...

04-21 16:51山东教育新闻网

ICP备案序号:鲁ICP备16007069号-3
鲁公网备案号:37010302000745
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:37120200001
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0531-51756531
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
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
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,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

山东教育社
微信公众号

山东教育新闻网
微信公众号

山东教育新闻网
官方头条号

山东教育新闻网
官方微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