跨越三千里 圆梦在鲁西——聊城第三中学海北班纪实
发布时间:2024-08-01 14:33 来源:山东教育新闻网作者:王骄 朱晨冉 陈金成 A+A-
-分享-

  山东教育新闻网讯 近日,一份份大学录取通知书陆续送达聊城第三中学青海班学生手中。曹迎婕也不例外,这个夏天,她终于圆梦理想大学。

  欣喜的背后,是她跨越三千多里在山东求学的努力,也是海北、聊城两地亲人和老师的期盼及祝福。

  暖心陪伴,他乡亦是故乡

  跨越三千里,因为教育援青,两地心相连、手相牵。

  2021年8月,曹迎婕和来自海北州刚察、门源两县的39名学生来到山东省聊城市,作为“山东省对口支援海北州”项目受益的青海班学生,他们在聊城第三中学开启了高中生涯。

  “最初的回忆并不美好,”曹迎婕说,“刚到山东,不适应气候和饮食,学习进度和难度又有很大差别,开始的一个月的确非常难熬。”

  但她从没想过放弃。说到当时被选中来聊城就读时的场景,曹迎婕眼里仍会闪光。她说:“从青海到山东,我们跨越了3000多里,这也是在翻越自己成长路上的一座大山。”

  为了让青海班的学生尽快适应在聊城的学习生活,聊城第三中学提供了最为详尽的“管家式服务”,这也让曹迎婕记忆犹新、感动一直在:“当我们因环境陌生而手足无措的时候,学校给了我们很多帮助。为我们提供了专门的食堂,班主任、生活老师全天候陪伴我们;为了缓解我们的想家情绪,节假日还会安排丰富的活动。”

  得益于学校贴心的服务和帮助,一个月之后,曹迎婕和她同学们基本都适应了在聊城的生活。

  2022年下半年,正值高二关键时期,聊城疫情防控形势趋紧,本地学生离校上网课,偌大的校园里只有青海班的学生。为了保证他们不落下课程,学校专门安排老师到校上课,老师们还会经常带水果、零食给学生们,减轻他们疫情之下的紧张情绪。

  每逢佳节倍思亲。为了让海北州的孩子们在聊城也能感受家的温暖,中秋节,师生一起做月饼,一起排练、表演中秋节目;冬至,老师们在学校餐厅包饺子,让青海学生吃上热气腾腾的牛肉饺子;端午节,恰逢高考将至,学校在青海班组织“高粽”活动,师生一起包粽子、吃粽子。

  此外,为了守护海北班学生的身体健康,聊城三中积极联系聊城市人民医院开通了就医“绿色通道”,学生们就医无需排队,通过“绿色通道”可直接就医。学校还积极与聊城市医保处沟通协调,为海北班学生分别办理了医疗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,这让异地求学的青海学子和他们的家人更加安心。

  他乡亦是故乡,聊城三中这个大家庭的暖心照拂,让聊城真正成为了海北州学子们的第二故乡。

  智力帮扶,托起高原孩子的未来

  生活上的困难还好克服,学习带给曹迎婕的压力,却让她迷茫无措。而这,也是所有在聊城求学的海北学子面对的共同挑战。

  对于海北班的学生来说,如果按照聊城当地的教学标准研究教材,开展教学,那么就会出现教得难、练得难、考得难,作业量大等问题,学生们也会疲于应付。鉴于此,聊城三中全面落实“低重心运行”的教学策略,坚持“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,对全体学生负责”的教学思想。

  “低重心运行”即“面向的低心”“要求的低重心”“难度的低重心”“考试的低重心”。推行4个低重心的目的是使每个海北学生都能学有所获,从而提高学习自信,学校的教育教学也才能收到较好成效。

  与此同时,针对海北班班内学生学习基础存在差异的情况,聊城三中采取“专题补弱”的方式,帮助孩子们有针对性地提高。通过课下补差、周末补课、个别辅导以及学习习惯教育等,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跟上教学进度,实现学习成绩的提升。

  在聊城三中开发区校区2023级海北班,周末上午学校特别安排了数学、物理课,平时如果学生有需求,学校还会再协调各学科资深教师进行单科辅导。这些“专题补弱”项目的开展,为海北班学生的成绩提升提供了“双重保障”,也切切实实见到了成效。

  除教学方法上的针对性辅导之外,在教学管理上的统一分班也让青海学生得到了快速成长。

  从初来时的平平无奇,到高三一跃成为青海文科班第一,曹迎婕觉得这份成绩单里也有聊城三中同学的帮助:“高二分班后,我们和聊城的同学在一起学习。同学们都很有趣,也很善良。我的每一任同桌,都会在学习和生活上给我很多关心。”

  统一分班让青海学生得以近距离接触聊城当地学生,这既激发了他们向上的动力,又让两地的学生更加了解彼此的风土人情。

  三年求学梦,一生齐鲁情。友谊的种子在3年的朝夕相处中生根发芽,蔓放出“两地一家亲”的灿烂花朵。

  播撒种子,两地同发展

  在聊城生活的3年,教会了曹迎婕很多,学习能力不断提高的同时,她的生活自理能力也得到提升。

  “很幸运,教育援青让我在青春年少的时候就看过了不一样的风景,经历过另一座城市的春夏秋冬。这种宝贵的经历让我对探索更广阔的世界充满兴趣,也让我开始思考未来我高原的家乡可以建设成什么样子。我和我的伙伴离乡求学,不仅仅是为了自己,更是为了刚察,为了青海,为了高原。”

  曹迎婕是聊城援青教育工作成效的一个缩影。

  聊城第三中学青海班迄今为止已有9届,其间,358名学生来到山东省聊城第三中学求学,他们都像曹迎婕一样,在两地的努力和关爱下,取得了优异成绩。

  播撒的是种子,激发的是动能。援青工作,教育处于重要位置。受益于聊城大规模的援青投入,数以百计的刚察学子在鲁西平原上的这座城市,振翅启程,飞往更高更广的天空。

  站在新起点,矢志新奋斗。如今,聊城援青力量仍没有停歇,帮助更多青海学子圆梦,助力两地合作与发展,聊城教育将继续贡献力量。

(记者 王骄  通讯员 朱晨冉 陈金成)

作者:王骄 朱晨冉 陈金成

编辑:白天

审核:周玉森

相关阅读

济南中学教师翟鲁斌连续三届当选中国羽毛球协会裁判委员会委员

2025年4月10日上午,正值亚洲羽毛球锦标赛如火如荼之际,中国羽毛球协会在浙江宁波召开了第七届裁判委员会换届会议。此次 ...

04-11 15:32山东教育新闻网

临朐中学:时政阅读写作 赋能乡村学子认知突围

时事政治是开展大思政教育的富矿,是把握国家大事、塑造家国情怀的载体。在信息爆炸时代,农村娃能否从海量信息中筛选、整合、运 ...

04-15 10:21临朐中学

济南中学与澳大利亚培德友好学校共绘多元文化交流新画卷

4月16日,澳大利亚培德友好学校师生代表团一行28人访问了山东省济南中学,开启了一场以“心与心的对话”为主题的文化交流活 ...

04-21 16:51山东教育新闻网

ICP备案序号:鲁ICP备16007069号-3
鲁公网备案号:37010302000745
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:37120200001
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0531-51756531
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
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
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,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

山东教育社
微信公众号

山东教育新闻网
微信公众号

山东教育新闻网
官方头条号

山东教育新闻网
官方微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