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,中南民族大学食堂开设减脂餐窗口,菜品包括牛肉、大虾、鸡胸肉、山药、南瓜、紫薯、西兰花等低油少盐的菜品,不仅价格亲民,还契合了年轻群体对健康饮食的需求,受到师生追捧。
不仅是减脂餐,山东师范大学新推出的特色舞蹈燃脂课同样火爆,课上的彩带舞、艺术体操、健身鼓等时尚健身项目同样吸引了不少同学参加。
一场融合饮食革新、课程创新、科技赋能的校园健康风潮似乎正在全国高校悄然蔓延,这恰恰是对“体重管理年”的有力呼应。
中南民族大学减脂餐窗口,学生排起长队/图源:中南民族大学
一
随着生活水平和营养观念的提高,吃得饱已成为过去式,吃得好、吃得健康成为人们的新追求。
校园食堂能在健康饮食上主动创新,无疑值得肯定。长期以来,高校食堂的改革大多围绕菜品花样、性价比展开,而对食物健康属性的关注往往不及社会餐饮行业。“减脂餐”的推出,意味着食堂不仅要填饱学生的胃,还开始关注他们的体重管理、膳食均衡乃至整体健康。
这个转变,是学生需求变化的反映,也是高校育人理念延伸至生活细节的体现。
从反馈来看,学生对“减脂餐”的认可,不仅源于食材的新鲜、搭配的合理,更在于它精准击中了当下年轻人的健康焦虑。“管住嘴,迈开腿”已成为一种生活方式,尤其是在节假日后的“身材管理黄金期”,如何健康饮食成为不少大学生的共同话题。
然而,健康餐饮的需求虽旺盛,现实选择却往往有限——传统校园食堂的菜肴偏重口味和饱腹感,而外卖市场虽提供了丰富选项,但往往难以兼顾营养与健康。在这样的背景下,学校食堂主动填补空白,不仅为学生提供了营养均衡、种类丰富的健康餐品,更在学生中掀起了健康生活的新风尚。
山东理工大学餐厅减脂套餐/图源:山东理工大学
二
今年,“体重管理”的风吹进了高校,各高校在“体重管理”这件事儿上也是认真的,相继推出一系列举措,帮助大学生们科学减重、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。
事实上,部分高校食堂已尝试在营养均衡和个性化需求之间寻找平衡。例如,有高校设立“按需配餐”窗口,根据学生的运动量、饮食习惯提供个性化建议;有学校引入“智能点餐”系统,让学生在自主选择菜品的同时,也能得到关于热量、营养成分的直观反馈;有的学校推出减脂课,助力学生减脂强体……
比如,在上海理工大学,《健康减脂》课一开课就有上千人报名,据称有学生通过这门课成功瘦身70斤。
减脂课的火爆,反映出学生对科学减重和健康生活方式的强烈需求。以山东师范大学的特色燃脂课为例,有报名参加的大学生表示:“舞蹈元素的融入让体育课更吸引人,老师们对课程进行了专业设计,保证学生能够跟得上,又兼顾量和强度,让减脂塑形更快乐。”
从火爆的减脂餐到被秒抢的减脂课,越来越多的学校把体重管理融入教学活动,体现了高校对学生健康的高度重视。
山东师范大学“身体能出汗”的体育课成爆款/图源:济南时报
三
高校“减脂餐”窗口的设立,无疑是校园健康饮食文化的一大进步。通过明码标价、每周更新菜单以及科学搭配,这些高校食堂的“减脂餐”窗口有效满足了学生对健康饮食的需求,同时也为他们的健康生活方式提供了有力支持。
高校食堂的角色,正在从单一的供餐单位向健康饮食引导者转变,这一举措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饮食习惯,更是对全社会健康生活理念的积极推广。
在这场高校掀起的 “健康风暴” 中,从减脂餐的创新推出到减脂课程的广泛开展,再到学生们积极探索健康生活方式,每一步都彰显着高校对学生健康的重视。
不论是高校减脂餐的“破圈”,还是减脂课遭“疯抢”,背后都是教育回归育人本真的探索,更是健康中国战略在微观层面的生动实践。真正的教育,应教会学生如何生活;真正的改变,需关注个体最细微的需求;真正的健康,始于对生命的敬畏与关怀。
相信在学校的持续努力与学生的积极配合下,大学生们将拥抱更加健康、美好的校园生活,为未来的人生道路奠定坚实的健康基础。
作者:刘超
编辑:袁琳
审核:周玉森
日前公布的《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(2024—2035年)》提到,“加快扩大普通高中教育资源供给”;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 ...
伴随着近期新课标的发布、“新高考”的实施和新教材的使用,融入“三新”理念,推进课堂变革,已成为落实核心素养、提升学生能力 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