淄博柳泉中学“探访英雄城、寻梦古水乡”走进台儿庄红色研学之旅
发布时间:2019-06-11 11:04 来源:淄博市教育局 A+A-
-分享-

“纷纷红紫已成尘,布谷声中夏令新”。初夏时节,清和无暑。柳泉中学2017级10班的七十多位师生、家长开展了为期两日的台儿庄研学之旅。

台儿庄,一座闻名遐迩的英雄之城。同学们怀着敬仰之情参观了台儿庄大战纪念馆,整个场馆气势雄伟、庄严肃穆,三十八级台阶象征着大战发生在1938年,24根立柱支撑白色天棚,象征着中华民族顶天立地,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。走进场馆重温历史,仿佛又回到了战火纷飞的大战现场。

“七七事变”之后,平津失守、京沪沦陷(京指南京)百万国军精锐损失殆尽,日军势如破竹,气焰嚣张,国家民族危在旦夕。1938年初日军欲打通津浦,攻占枢纽徐州,连接华北和华中,东可控制海岸线,西则沿陇海线进攻武汉,进一步摧毁中华民族抵抗之信心。李宗仁将军在第五战区指挥以西北军、桂军、川军为主的“杂牌军”抗敌,进行了一场艰苦卓绝、可歌可泣,载入史册的伟大战役,重振了抗日军民的士气和信心。台儿庄战役是一场会战。日军华北、华中方面军沿津浦线犹如两把铁钳成南北夹击之势,日军华中方面军由南往北进攻,与国军经过反复争夺被迟滞在淮河一线。华北方面,韩复榘不战而逃,门户大开,日军长驱直入,分两翼由临沂、滕县(今滕州市)向南进攻,在滕县王铭章将军率领川军顽强抵抗,最终全军覆没,王将军战死。驻守临沂的庞炳勋部队,奋勇抵抗、力不能支。李宗仁将军命张自忠将军率部驰援,两人为民族大义抛弃前嫌,精诚团结,付出伤亡一万多人的代价将敌人打退,砍断了日军北面进攻的左臂,为围歼孤军冒进的矶谷师团创造了契机。

日军精锐矶谷师团携攻克滕县之威,气焰骄狂,孤军深入,欲独揽夺取津浦线、攻克徐州之首功。日军在飞机、坦克、大炮的掩护下,发动猛烈进攻,企图一举攻占徐州。我军在孙连仲将军的指挥下,让开正面,诱敌深入,伺机破敌。在台儿庄决战中,我军十万余人,日军4万人,按当时士兵的战斗力,日军与我军数量达到一比七,战斗力才相当,没有抗战神剧那般神奇。

从下面几个小故事中可以看到当时战斗的惨烈和我军士兵的英勇。一名士兵帮助战友往身上捆绑手榴弹,武器落后只能靠“人肉炸弹”对付敌人的坦克,粉身碎骨浑不怕,誓把坦克炸趴下;为夺回古城,池峰城将军挑选57名敢死队员进行反攻,将军要给十几位幸存者每人发大洋30块,壮士们说我们连命都不要了,还要钱干什么?还是这位池将军看到部队伤亡惨重,向孙连仲司令请示撤到运河南岸休整,孙将军答复士兵填完了,你填进去,你填过了我再填,敢后退者杀无赦。将军遂炸毁浮桥背水一战。正是中国官兵同仇敌忾、视死如归的精神弥补了武器弹药和战斗力的不足。“地无分南北、人无分老幼,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”。国共第二次合作,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为台儿庄大捷奠定了良好的政治基础、社会基础。台儿庄战役的胜利是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的第一场胜利,在大战中,八路军、新四军在敌后开展游击战,有力地配合正面战场。台儿庄大战打破了日本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,给侵华日军沉重的精神打击,更好地团结和鼓舞了中国军民抗日的士气,也增强了国际社会对中国抗战胜利的信心。抗战胜利后,国共两党打了三年内战,相互敌视几十年。八十年代《血战台儿庄》的电影,促使海峡两岸关系解冻。现在台儿庄已成为促进海峡两岸文化交流的基地。如今国人翘首以盼国共第三次合作,以早日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愿景。

“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”。通过参观纪念馆,同学们深受教育,深有体会。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责任。战争年代需要英雄保家卫国,流血牺牲;和平年代需要青年努力学习,报效国家。“少年智则国智,少年强则国强”,习总书记指出,新时代中国青年处在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,既面临着难得的建功立业的人生际遇,也面临着“天将降大任于斯人”的时代使命。新时代中国青年要继续发扬五四精神,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,不辜负党的期望、人民期待、民族重托,不辜负我们这个伟大时代。



编辑:迟佳

相关阅读

把思政课讲到学生的心坎里

 近日,在泰安市岱岳区岳峰小学四年级(3)班,当天上第一节课的语文教师高菲用5分钟的时间,结合第62个学雷锋纪念日,与学 ...

04-01 08:54《山东教育报》综合版

发展数学思维!临沂五小盛能湖校区举办第四届数学节

3月10日,临沂第五实验小学盛能湖校区数学节开幕式正式拉开帷幕。

04-01 09:48临沂第五实验小学

淄博市周村区大姜小学开展“保护水资源”主题研学实践活动

为了唤醒孩子们珍惜水资源的意识,提升参与环保的积极性,近日,淄博市周村区大姜小学五年级的48位同学在家长的陪同下,来到了 ...

04-01 15:12淄博市周村区大姜小学

ICP备案序号:鲁ICP备16007069号-3
鲁公网备案号:37010302000745
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:37120200001
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0531-51756531
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
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
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,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

山东教育社
微信公众号

山东教育新闻网
微信公众号

山东教育新闻网
官方头条号

山东教育新闻网
官方微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