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各地 > 菏泽 > 正文
成武县:以农村公立寄宿制学校推进乡村教育振兴
发布时间:2025-04-10 09:59 来源:综合自山东新闻联播、新闻午班车、成武县教体局 A+A-
-分享-

  近年来,成武县立足县域实际,依托“山东省首批乡村教育振兴实验区”建设,探索形成“宜住则住,宜餐则餐,学生舒心,家长安心”的农村公立寄宿制学校模式,推进乡村教育振兴,缩小城乡教育差距,全面提升乡村教育质量。

  一体规划建设

  成武县将深化教育综合改革,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,统筹推进育人方式、办学模式、管理体制、保障机制改革;把促进教育公平融入到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各方面各环节,逐步缩小教育的城乡、区域、校际、群体差距。为每一个乡镇规划建设一所寄宿制学校,2024年投用6所农村公立寄宿制学校,2025年再改造实施5个镇街公立寄宿制学校,实现镇域全覆盖,兜底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,城乡教育差距大幅度缩小。

  突出寄宿关爱

  2023年以来,投资4200万元,主要改造公立寄宿制学校的餐厅、宿舍、消防设施等附属工程,购置相关配套设施设备。宿舍统一配备床铺、统一安装空调、统一供暖、统一建设淋浴间、统一配备生活老师和管理服务人员,为学生家长提供“妈妈岗”,参与宿舍管理,让学生感受到家的温暖和呵护。目前,实现学生就餐2547人,住宿1280人。在全面发展方面,为丰富学生的寄宿生活,每天晚上专门为寄宿学生开设二胡、电子琴、书法、剪纸、乒乓球、彩带舞等20余项校本课程,通过“选课走班”的形式,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喜好进行选择。在生活饮食方面,把学校食堂作为校本课堂,教育孩子们进行“光盘行动”,弘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,确保学生吃得营养健康。在心理健康方面,学校特别注重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和照顾,开设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,配备专业的心理辅导老师,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关怀,减少心理问题的发生,有效解决了留守儿童、困境儿童、问题学生无人管或管不住的问题。

  抓好控辍保学

  在全县中小学常态化开展控辍保学行动,建立学校、家庭、社区协同机制,共同抓好控辍保学工作。规范学籍管理,严格学籍异动手续,及时发现辍学现象,及时跟进劝返。落实辍学学生报告和动员复学制度,“一生一档”“一生一案”推进核查和劝返,确保动态清零,坚决杜绝流入社会。

  专业培训提升

  在推进校长(园长)队伍和教师队伍培训的基础上,将农村寄宿制学校校长纳入名校长工作室进行系统化培。将农村寄宿制学校班主任纳入名班主任工作室进行专业化培训。将农村寄宿制学校教师纳入名师工作室,聘请特级教师和齐鲁名师作为导师。落实学科核心素养,推进以“学思案”为抓手的课堂改革。优化重组城乡教研联合体16个,组织学科核心团队进行“学思案”培训,学习掌握“学思案”的理论和应用,在试点的基础上设计各学科课程“学思案”,形成优质学思案教学资源在农村寄宿制学率先推广使用,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,更好助力课堂教学提质增效。

  建设书香校园

  实施教育“阅读共同体”工程,以“共读共写共生活,共享共建共成长”培育学生终身成长力为目标,以传承中华优秀文化、共享世界文学经典、培养孩子一生热爱读书的习惯为宗旨,通过中小学语文教材、名著导读中的必读书目为基础,结合选读书目和其他学科主题阅读书籍,推动阅读班级和书香校园建设。建设1200平方米的中央书房,购置图书10万余册,为全县163所中小学集中开展图书配送,打通阅读“最后一公里”。推进整本书阅读导读课、推进课、交流课 “三课型”教学建模,探寻具有学校特色的阅读课堂和课程。让每一名学生都有书读、读好书、善读书,重点引导困境儿童和问题学生向上向美向善。通过读好书,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、价值观、人生观。

  食堂自主经营

  以中小学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“小切口”专项整治为契机,把农村公立寄宿制学校食堂作为重中之重,所有食堂一律自主经营,严把成本核算和食品安全关,让学生花钱少吃得好。坚持学校食堂公益性、推动食堂自主经营、严格大宗食材采购、规范膳食经费管理、确保校园食品安全,所有学校食堂全部转为自主经营。南鲁集镇实验小学、党集镇中心小学、苟村镇中学、张楼镇第二初级中学等8所学校被评为“山东省中小学星级食堂”。强化对学校食堂监督检查制度。实行预防为主、全程监控、学校落实的原则,建立教体、市场监管、卫健等部门分工负责的工作机制,严把进货查验、索证索票、生产加工等台账记录,发现问题立即整改。建立学校食堂从业人员培训制度。在每学期开学前、学期中由教体部门联合市场监管等部门对食堂管理人员、从业人员等进行食品安全、营养健康、卫生防疫等专题培训,提高学校食品安全管理能力和水平,筑牢学校食品安全防线。健全膳食经费管理制度。全县所有食堂学校全部建立食堂经费管理制度,包括经费预算、采购管理、库存管理、成本控制、账目公开等关键环节,确保膳食经费管理规范。

  通过实施农村寄宿制学校,学校师生面貌焕然一新,呈现出眼里有光、脚下有根、手中有劲、胸中有爱、心中有梦的全新精神状态。教师得到专业成长,学生得到全面发展,更赢得了家长认可、社会满意。

编辑:白天

审核:周玉森

相关阅读

东明县:非遗之花在校园绽放迷人光彩

“瞧,这是我剪的‘福’字窗花!我用了传统的对称剪法,还加了一些花纹作装饰。它是不是很有年味?”“我剪的是‘喜鹊登梅’,它 ...

04-02 15:38《山东教育报》综合版

成武县:以农村公立寄宿制学校推进乡村教育振兴

近年来,成武县立足县域实际,依托“山东省首批乡村教育振兴实验区”建设,探索形成“宜住则住,宜餐则餐,学生舒心,家长安心” ...

04-10 09:59综合自山东新闻联播、新闻午班车、成武县教体局

菏泽市牡丹区:厚植清廉沃土 涵养育人新风

近日,在菏泽市牡丹区实验小学的面塑课堂上,教师李震报一边教授学生用面塑捏制包拯形象,一边为学生讲述包拯公正廉洁的故事,在 ...

04-21 09:11《山东教育报》综合版

ICP备案序号:鲁ICP备16007069号-3
鲁公网备案号:37010302000745
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:37120200001
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0531-51756531
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
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
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,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

山东教育社
微信公众号

山东教育新闻网
微信公众号

山东教育新闻网
官方头条号

山东教育新闻网
官方微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