提灯引路,做温暖学生的光——记历山双语学校初中部英语教师赵娜
发布时间:2025-04-02 17:02 来源:山东教育新闻网 A+A-
-分享-

  在济南历山双语学校的校园里,总能看到一个步履匆匆却始终含笑的身影。她是学生口中的“娜姐”,家长心中的“解惑人”,同事眼里的“多面手”——她就是初中英语教师赵娜。从教14年,她以“一辈子热爱教育,一辈子研究教育,一辈子奉献教育,一辈子享受教育”为座右铭,在英语教学、心理健康辅导、家庭教育指导的三重角色中,书写着基层教师的成长传奇。

  深耕教学:做学生成长的 “引路人”

  “教育不是灌输,而是点燃火焰。”这是赵娜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。从初入教师行业的青涩,到如今成为学生口中的“定海神针”,她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突破自我,尤其在分层教学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。面对基础薄弱、学习动力不足的学生,她以独特的教学智慧与真挚的教育情怀,带领学生走出迷茫,重拾自信。

  2022年9月,赵娜加入历山双语学校,开启了她从高中到初中的教学生涯。初带八年级三班时,班级基础与其他班差距明显,焦虑与压力如影随形。但她并未退缩,而是通过反复实践,摸索出“即时反馈、目标拆解”的教学策略,最终让班级成绩显著提升。这段经历让她意识到:教育的关键在于“看见差异,尊重差异”。进入九年级后,分层教学的挑战升级。面对有学生基础差、习惯弱、态度消极的现状,赵娜坦言自己也曾“失落过、排斥过”。但她很快调整心态:“这些孩子不是‘问题’,而是‘课题’。”她将教学重心放在三个维度:学习态度与习惯培养、课堂效率提升、课后作业质量把控。赵娜坚信,习惯的养成需“从细微处入手”。她将教室卫生、零食管理、迟到问题等生活细节纳入规则体系,并通过“即时解决”原则强化执行。例如,学生带零食进教室会被要求“请全班分享”,前五名到教室的学生可获积分奖励。这些看似与学习无关的举措,实则为学生建立秩序感,进而迁移至课堂笔记、作业改错等学习习惯中。

  针对薄弱学生,赵娜提出“跳一跳,够得着”的目标设计理念。她以“记笔记”为切入点,要求学生只需完成简单的课堂记录,通过批改与表扬快速建立成就感。“当他们看到课本上密密麻麻的笔记时,眼里的光藏不住。”随着学生信心增强,她逐步引入积分制、师徒结对、小组讨论等互动形式,让学生在“动手”与“动脑”中实现能力跃升。

  赵娜优先营造“全员参与”的课堂氛围。她发现,一旦学生“无事可做”,不良风气便会蔓延。为此,她设计“笔记记录+即时反馈”任务,让学生始终处于“有事可忙”的状态,逐渐形成正向循环。“忙起来的孩子,没时间捣乱。”

  赵娜深谙“正向反馈”的魔力。她引入积分制,将课堂回答、作业质量与每周评价挂钩,并设计“鼓励卡”作为延迟满足的奖励。“学生为了一张卡,可以拼尽全力。”这种“即刻肯定+长期期待”的模式,让薄弱学生从“逃避学习”变为“主动争取”。

  面对从潍坊到济南跨地域工作环境的转变,这位深耕高中教学多年的骨干教师,毅然踏上初中教育的新征程。面对着从带高中高考班到带初中中考班的陌生与分层教学的复杂,她以“真题为纲,实践为径”,走出了一条独特的教研之路。

  “成绩只是一时的,成长才是一生的。”赵娜始终将陶行知的“变好教育”奉为圭臬。在教学中,她不仅关注分数,更重视态度、习惯与品格的塑造。一名曾因偷吃零食被“惩罚”的学生,毕业后发来消息:“老师,您教的‘承担责任’,让我在今后的生活中受益无穷。”从焦虑的新手到从容的“分层专家”,赵娜用十年光阴诠释了教育的真谛——以爱为基,因材施教。她的故事证明:没有“教不好”的学生,只有“不愿变”的方法。正如她所言:“教育是静待花开的过程,我们要做的,是提供阳光、雨露,和永不放弃的信念。”

  育心育人:做学生心灵的 “摆渡人”

  “教育是心灵与心灵的对话。”赵娜的办公桌上,教案与《非暴力沟通》《正面管教》等心理学著作并肩而立。这位深耕教育十几年的英语教师,自十年前考取国家心理咨询师资格后,便悄然在三尺讲台之外开辟了另一番天地——用专业心理知识搭建起师生心灵沟通的桥梁,成为学生成长路上的“摆渡人”。

  把聚焦点和注意力放在哪里,学生哪里就会被滋养。发现别人优点的过程实际是一个自我教育潜移默化的过程。拿起“放大镜”,小小的学生原来如此光亮。你看:翟同学主动帮他抱作业,赵娜总会大声地跟他说“谢谢!你特别细心和体谅老师”;讲台桌面整理的很干净,她会夸奖“今天的值日真用心,比我的办公桌还整洁有序”……生活中的闪光点不断得到肯定和鼓励,学生尝到了被认可、尊重的甜头。

  每当发现学生有了点滴变化,“祝福便利贴”就会及时送达,直到这种赞美的方式在同伴间也传开了,于是,赵娜启动了“来自天使的祝福”活动,即让同学们观察身边同伴身上的闪光点,写下来贴在“祝福墙”上,并定期评选最佳祝福词。渐渐地,大家的精神气和以前不一样了,班里开始萌发了比学习、比进步、比勤奋的苗头。这种“看见-肯定-强化”的正向循环,让30余名曾被贴上“问题标签”的学生重新找到人生坐标。

  在教育变革的浪潮中,赵娜始终保持着清醒的认知:“真正的教育,不仅要传授知识,更要唤醒灵魂。”她用“天使信箱”打捞沉默的星辰,用危机干预守护成长的航线,用“祝福便利贴”搭建希望的阶梯。

  家校共育:推开家庭教育的“三重门”

  “家庭教育不是学校的替补席,而是育人的主战场。”作为首届山东省家庭教育名师培养人,赵娜的足迹遍布20多个城市,始终致力于在家校之间架起理解之桥,用专业智慧推开家庭教育的“三重门”。

  面对当代家长普遍存在的教育焦虑,赵娜精心设计了“认知-方法-实践”三阶家长课程体系。针对新手父母,她开发了《关键期关键养育》课程,帮助家长理解孩子在不同成长阶段的心理特点。在“青春期风暴”专题课上,她用“情绪脑与理性脑的博弈”比喻,让家长明白孩子叛逆行为背后的生理机制。对于冲突频发的家庭,赵娜利用寒暑假开设《非暴力沟通》工作坊。

  她独创“观察-感受-需要-请求”四步法,通过角色扮演让家长体验沟通的艺术。曾经因儿子沉迷游戏而苦恼的李女士,在课程中学会用“我注意到你最近每天游戏时间超过3小时,这让我担心你的休息和学习,我们可以一起制定一个平衡计划吗?”替代指责。三个月后,孩子不仅自主安排游戏时间,成绩还提升了10个名次。

  赵娜的“三阶家长课”已初显成效,未来还可通过持续优化课程内容,助力更多家长完成从焦虑到从容的华丽转身,让教育回归本真,陪伴孩子健康成长。

  “最好的学区房是家里的书房。”赵娜发起“亲子共读营”,每个寒暑假,她都会精心挑选经典书目,设计“亲子共读任务卡”,通过“角色朗读”“话题辩论”“创意续写”等形式,让阅读成为家庭共同的精神盛宴。

  在教育的长河中,赵娜始终以家校共育为舟,以专业智慧为桨。她用“三阶家长课”化解教育焦虑,用婚姻调解守护家庭温暖,用书香共读搭建心灵桥梁。这位家庭教育的“传灯者”,正用实际行动证明:只有家校携手推开“三重门”,才能让每个孩子在爱的滋养中茁壮成长。

  自我成长:读书人的“追光之路”“教师要想给学生一杯水,自己要有长流水。”在赵娜的教育世界里,读书绝非附庸风雅的点缀,而是滋养专业生命的源头活水,是贯穿她职业生涯的“追光之路”。

  赵娜的书架,宛如一座知识的宝库,48本读书笔记整齐地按照“教学技能”“教育心理”“自我成长”分类排列。每一页笔记都承载着她从教以来的珍贵顿悟。

  在长期的阅读过程中,她养成了做读书笔记的习惯,不知不觉间,笔记字数已累计超二十万字。

  “敢把天花板当起跳板”是同事对她的评价。29岁考取家庭教育指导师,30岁考取婚姻咨询师和心理咨询师,32岁考取学习能力指导师和亲子沟通训练师……“成长没有舒适区,”她展示着记事簿里密密麻麻的计划表,“每当想懈怠,我就会给自己打气,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。”正是这份对成长的执着追求,让她不断跨界突破,在教育领域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。

  在赵娜的荣誉墙上,每一项都见证着她在教育领域的辛勤耕耘与卓越成就。山东省首届家庭教育名师的称号,是对她在家校共育方面专业能力的肯定;历下区“温暖育人者”的殊荣,彰显了她以爱育人、温暖学生心灵的教育情怀;教学基本功大赛一等奖和历下区命题大赛一等奖,是她扎实教学功底和精湛教学技艺的有力证明;山东师范大学统一战线先进个人的荣誉,体现了她在教育团队协作与多元发展中的积极贡献……她撰写的《师道路漫漫,我们一起走》被山东教育报刊“师者本色——我的从教故事”栏目刊登,细腻笔触分享的教育感悟,引发了众多教育工作者的共鸣。

  “教育是农业,要耐心等待开花。”站在校园的樱花树下,赵娜望向奔跑的学生。那些曾被温暖过的灵魂,终将成为照亮世界的光——而她,想永远做那个提灯的人。

  14年,5000多个日夜,这位基层教师用热爱与智慧证明了“教育不是牺牲,而是享受;不是重复,而是创造;不是谋生手段,而是生活本身。”她的故事,让我们看见教育最美好的模样。

编辑:周玉森

审核:李勇

相关阅读

提灯引路,做温暖学生的光——记历山双语学校初中部英语教师赵娜

她是学生口中的“娜姐”,家长心中的“解惑人”,同事眼里的“多面手”——她就是初中英语教师赵娜。

04-02 17:02山东教育新闻网

李爱芳:乡土里的30年教育"倔匠"

近年来,李爱芳凭借丰硕的育人成果,先后获得山东省特级教师、2024年“齐鲁最美教师”、全国模范教师等称号。面对荣誉,她总 ...

04-14 16:37《山东教育》(中学)

免费补课30年!济南中学八旬退休教师徐克琳书写“燃灯精神”

在山东省济南市的教育界,有这样一位令人敬佩的老教师,她以无私的奉献精神和深厚的教育情怀,默默耕耘在公益辅导的道路上,一干 ...

04-15 10:05山东教育新闻网

ICP备案序号:鲁ICP备16007069号-3
鲁公网备案号:37010302000745
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:37120200001
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0531-51756531
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
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
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,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

山东教育社
微信公众号

山东教育新闻网
微信公众号

山东教育新闻网
官方头条号

山东教育新闻网
官方微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