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春研正当时,聚力共成长。"4月14日,夏津县双庙镇中心小学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教研活动——县学科中心送课下乡。此次活动以二年级下册《观察物体》典型课例为切入点,通过专家示范、深度研讨、理念引领,为乡镇教师搭建了空间观念培养的实践路径,助力乡村教育提质增效。
活动现场,学科中心教师姚清华以《盲人摸象》的经典寓言开场,引导学生通过"摸象"游戏感知"部分与整体"的辩证关系。课堂中,姚老师巧妙设计"实物观察—图形转换—多角度想象"的进阶任务,从本位观察到换位思考,从平面图形到立体空间,通过"观察玩偶方位""描述立体结构"等情境化活动,让学生在"做中学、思中悟"。尤为亮眼的是,姚老师注重数学语言的精准表达,通过"请用方位词描述你的观察""如何用数学语言表述你的发现"等指令,引导学生从生活化表达向科学化表达跃迁,实现思维可视化与表达结构化的双重提升。
评课环节,与会教师围绕"目标达成度""任务有效性""思维生长点"展开深度对话。大家一致认为,姚老师的课堂实现了"三个转化":将抽象的空间概念转化为具象的视觉体验,将碎片化的观察活动转化为系统化的思维训练,将浅层的认知参与转化为深度的知识建构。学科中心的三位教师更从课标解读维度带来专业引领,通过"学什么(空间观念核心概念)—怎么学(任务驱动路径)—学到什么程度(三维目标达成)"的框架分析,为教师们厘清了空间观念培养的底层逻辑。
夏津县学科中心主任宋佳在总结发言中表示,新时代课堂教学需把握"三个转向":从"教教材"转向"用教材教",从"知识传授"转向"素养培育",从"教师中心"转向"学生主体"。教师要以课标为纲,以任务为链,通过"大任务统领—子任务分解—微任务驱动"的设计模式,构建"情境—问题—探究—表达"的完整学习链,让学生在真实问题解决中实现深度学习。
此次送教活动举办为乡镇教师带来了先进的教学理念与实操范式。不仅是对空间观念培养的生动诠释,更是对"五育并举"教育理念的深刻践行。
编辑:白天
审核:周玉森
为了唤醒孩子们珍惜水资源的意识,提升参与环保的积极性,近日,淄博市周村区大姜小学五年级的48位同学在家长的陪同下,来到了 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