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第56个世界地球日到来之际,为引导广大中小学生增强生态环保意识,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,滕州市滨湖镇联区各学校围绕“珍爱地球·人与自然和谐共生”主题,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、内容丰富的教育实践活动,将环保理念融入日常教育,让绿色种子在学生心中扎根。
各学校将世界地球日活动与德育课程相结合,依托主题班会这一平台,组织学生集中观看生态环境宣传片,分享环保小故事,交流环保“金点子”。教师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世界地球日的由来与意义,从“地球家园面临的挑战”谈到“从身边小事做起保护环境”,帮助学生从思想上树立起环保意识。在滨湖镇中心小学五年级(2)班的主题班会上,学生围绕“我为地球做件事”畅所欲言,纷纷表示要从节约用水、垃圾分类、绿色出行等方面践行环保承诺。该班班主任表示:“主题班会不仅是一堂生动的环保课,而且是一次触动心灵的思想洗礼。”
为增强活动的实践性和知识性,各学校结合学科教学,设立了“环保小课堂”。课堂以图文并茂的方式介绍空气污染、水资源浪费、塑料危害等热点环保问题,通过互动问答、实验演示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,帮助他们掌握基本的环保常识。在滨湖镇朱村小学,一节特别的环保科学课吸引了众多学生参与。课堂上,教师用直观的模型演示了水污染的形成过程,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从源头上减少污染。“通过这节课,我才知道乱倒剩菜汤对环境危害这么大!今后,我要劝家人一起改掉这个坏习惯。”学生李可欣认真地说。
部分学校还因地制宜,组织学生走进自然,开展走进田园农耕体验活动。学生走进农田、果园、花圃,体验播种、施肥、采摘等农事劳动,在与泥土的亲密接触中体会“粒粒皆辛苦”的不易,也在与自然的互动中学会敬畏、尊重和保护。在望重学校组织的农耕体验活动中,学生刘浩宇在播种时说:“我第一次亲手种菜,感觉土地很神奇。我想让它长出很多新鲜的菜,以后给爷爷、奶奶吃。”简单质朴的话语里,流露出学生与自然之间的情感联结,也展现了环保教育的真正意义——让绿色理念根植于童心中。
活动期间,各学校还通过校园广播、宣传展板、手抄报、环保倡议书等多种方式营造浓厚氛围,引导全体师生共同参与绿色行动,建设绿色校园。
通过此次主题教育活动,滨湖镇联区广大师生不仅加深了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,而且以实际行动践行了“珍爱地球·人与自然和谐共生”的理念。“生态文明教育是一项长期工程。我们将持续探索多元化生态文明教育路径,把环保教育纳入常态化育人体系,让每名学生都成为生态文明的传播者和践行者。”滨湖镇联区主任王勉衡说。
作者:刘超
编辑:白天
审核:周玉森
在运河支队记忆馆,参加研学的枣庄市实验学校学生深入挖掘运河支队红色文化,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;
在第56个世界地球日到来之际,为引导广大中小学生增强生态环保意识,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,滕州市滨湖镇联区各学校围绕 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