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淄博市博山区五岭路小学以“非遗进校园”为契机,邀请博山区古琴演奏技艺非遗传承人李海平老师,为师生献上了一场名为“太古清音”的古琴文化盛宴,以千年雅乐滋养校园文脉,让传统文化在少年心中生根发芽。
活动现场,五岭路小学李莉校长为李海平老师颁发“非遗进校园”项目专家聘书。李海平表示,将通过系统课程让古琴艺术真正“活”在校园,让非遗传承从“陈列馆”走向“课堂”。
在“琴韵解码”环节,李海平以琴为媒,带领师生开启了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之旅。他以“伏羲制琴”传说开篇,结合“士无故不撤琴瑟”的文人精神与“高山流水”的典故,勾勒出古琴三千年文化脉络;通过拆解“天圆地方”的琴体构造与十三徽音律玄机,揭示其背后的科学智慧。
一曲《捣衣》如“大象无形”般空灵悠远,一曲《阳关三叠》将长亭别绪化作绕梁清音,让师生在琴音中触摸到诗意的灵魂。理论结合实践,李海平现场示范“勾、挑、吟、猱”等指法,学生们争相体验琴弦震颤的奇妙触感。从生涩拨弦到初成音调,千年技艺在稚嫩指尖悄然苏醒,三年级学生王同学激动分享:“原来古琴离我们这么近!”
本次《琴韵诗心课》不仅是一次技艺传授,更是一场文化基因的唤醒。学校表示,未来将持续推进“非遗进校园”工程,通过课程开发、社团建设、展演活动等多元形式,让古琴艺术在校园扎根生长,让传统文化成为学生成长的精神底色。
编辑:白天
审核:周玉森
为了唤醒孩子们珍惜水资源的意识,提升参与环保的积极性,近日,淄博市周村区大姜小学五年级的48位同学在家长的陪同下,来到了 ...